當前,旅游金融服務正成為在線旅游企業(OTA)的新戰場。日前,途牛宣布集團化,將業務拆分為旅游和金融兩大板塊。百程旅行亦在PC端、App、H5界面全面上線旅游金融服務。旅游行業跨界發展互聯網金融已成一大潮流,但要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金融業占據一席之地,旅游企業需在差異化發展、培育用戶習慣、做好資金風險管控等方面下足功夫。
在線旅游轉型“旅游+金融”
易觀智庫預測,2017年旅游互聯網金融規模將達到221.9億元。業界認為供應鏈金融是下一個風口,該領域必將產生估值10億美元以上獨角獸公司。面對這巨大的市場紅利,2015年開始,旅游企業紛紛殺入互聯網金融。目前,各大在線旅游發展金融業務的節奏和方向呈現分化。
目前,市場上的互聯網旅游金融產品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大類:旅游分期、旅游理財以及旅游保險。其中,旅游分期是最常見的旅游金融模式。去哪兒、驢媽媽、途牛、同程、首付游等旅游平臺均有涉及,是旅游平臺競爭焦點。此外,旅游理財也頗受關注,藝龍推出3款理財產品,攜程發布首款程漲寶理財產品。2016年以來,旅游保險與出境游金融市場則是熱點。今年年初,攜程去哪兒宣布共同進軍互聯網保險業務;11月,百程旅行聯手海爾消費金融搶灘出境游金融市場。
旅游金融成下一風口?
首先,國家政策支持提供了寬松的環境。今年兩會,李克強總理在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提到“要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,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”;8月份,四部委聯合發布《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》,大部分P2P平臺轉型“消費金融”。2016年以來,電商系、銀行系、產業系等各路消費金融公司紛紛推出分期貸款政策。隨著消費金融場景爭奪戰打響,OTA也欲入局分一杯羹。
其次,OTA利用旅游金融尋找新營利點,構建旅游生態體系。一方面,當前在線旅游業毛利率低,成本難以下降,純粹旅游服務競爭激烈且盈利困難。目前,除了攜程維持盈利外,很多在線旅游企業為砸錢營銷而處于虧損狀態?;ヂ摼W金融業務的贏利點較高,比如預付款產品可獲得沉淀資金與利息,旅游保險業幾乎穩賺不賠。途牛2016年二季度虧損7.669億元,其他收入卻達8570萬元,主要源于保險服務費收入、金融收入以及單項旅游產品傭金收入增長。另一方面,目前旅游業存在大量現金預收預付,業內支付頻繁,積累大量用戶規模,手握重金的在線旅游企業由旅游產品延伸到金融產品是必然之舉。
最后,在線旅游業已經走過10年,深挖顧客潛在需求,提供多元與細化服務,提高用戶粘合度與提升客戶體驗勢在必行。旅游涉及消費、支付、跨境等諸多場景。擁有大量用戶基礎的OTA巨頭們若能整合這些資源,以“理財、分期、保險”業務為切入口,不僅能降低用戶出游資金壓力,提供個性化服務,還能擺脫行業高頻燒錢的畸形發展模式,改善公司主營業務變現能力。
在線旅游掘金之路非坦途
隨著國家優化互聯網金融及旅游業環境,未來幾年旅游+金融市場將進入高速發展期。然而,中國旅游企業布局金融業務缺乏金融機構消費信貸上的天然優勢,在線旅游跨界金融面臨盈利模式、風險控制以及用戶習慣的培養等問題。
短期內,OTA涉足互聯網金融行業實現盈利并非易事。很多公司沒有單獨設立網站運營其互聯網金融業務,主要依靠原有平臺流量,客源有限,缺乏變現能力。另外,互聯網金融營銷成本高,目前多數平臺處于燒錢吸引客戶階段。
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力度不斷加強,非專業的旅游企業面臨監管風險?;诼糜螆鼍鞍l展而來的旅游金融領域雖然可以與企業主業協同發展,但在金融產品創新、資金運營、風險管控上,專業的旅游企業無太多優勢。旅游金融產品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利用過往交易數據,做好風險管控,將拓展旅游金融業務的風險降至最低。
目前,我國旅游+金融模式尚處于探索階段,旅游企業如何把握趨勢,逐步培養用戶使用旅游金融產品的習慣,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在線旅游公司跨界金融業可以增加利潤節點,但是互聯網金融概念在短期改善旅游機構盈利、深度構建旅游生態圈方面還需謹慎行事。經歷了前幾年的野蠻生長,旅游產業正在快速進入資本運作時代,未來在線旅游平臺能否成為互聯網金融新的場景入口值得期待。
- 上一篇:機票價格預測 在美國怎么玩?
- 下一篇:文章還沒寫出來呢